15座万亿城市2024年人口数据:深圳增量第一,两地连续10年10万级增长
投资守护者
2025-07-04 23:11:30
0

3月30日,南京日报刊发《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末南京全市常住人口(以下皆指常住人口)95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增长0.31%。

至此,全国27座万亿GDP城市中的15座已公布2024年人口数据。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的5‰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抽样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零时。

这15座城市中,11座的常住人口录得正增长。其中,增长最多的是深圳市,增加达19.94万人;增速最快的是合肥市,比上年增长1.51%。

多个城市保持了连续多年的人口正增长,例如,从网上公开可查的官方信息来看,成都、长沙、福州分别实现至少连续24年、22年、18年人口增长;部分城市还保持连续多年的10万级以上人口增长,像长沙、杭州分别实现连续15年、连续10年10万级以上人口增长。

部分万亿城市2024年常住人口数据(第一财经根据公开数据整理制图)

一位智库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人口数量是观察区域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指标,与就业、消费、产业布局和区域竞争力等息息相关。当前,在全国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多数万亿城市人口保持增长,表明这些城市的发展势头总体向好。

深圳重夺年度增量第一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核定结果,深圳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1798.95万,同比增加19.94万,增幅1.12%。

这是深圳人口在2022年异常减少1.98万之后,连续第二年正增长,并且重夺年度增量第一。

经济活跃、人口结构年轻、生育率高,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这三点因素深圳均具备。

2024年,深圳GDP达3.68万亿元、增长5.8%,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超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增长16.4%,总量跃居全国城市首位,出口实现“32连冠”。

人口结构方面,深圳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占比高达79.5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民平均年龄为32.5岁。

人口年轻通常意味着更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023 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46‰,死亡率为1.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同期,全国人口出生率6.39‰,人口死亡率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深圳的人口自然增长能力显著强于全国。

不出意外的话,深圳常住人口有望在年内突破1800万大关,距离2035年规划上限(1900万人)仅差100万以内。

另据本次抽样调查结果,2024年末,深圳社区登记总人口为2237.88万,同比增加74.11万,每天实时生活在深圳的人口超2300万。

2024年12月,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显示,深圳市排名第一。这对任何城市都是喜讯,唯独对深圳而言同时意味着压力。原因很简单——

深圳的总面积只有将近2000平方公里(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相当于广州的1/4,不到上海的1/3、北京的1/8,空间资源和配套公共服务承载力已逼近极限。

接下来,深圳既要拥抱人口增量,也要化解人口服务压力,进一步平衡好人口和发展的关系。

深圳的同省兄弟城市广州市夺得年度人口增量第二名。2024年末,广州常住人口1897.8万,同比增加15.1万,增幅0.8%。

2024年,广州户籍迁入人口达‌16.52万‌,机械增长(迁入减迁出)贡献增量‌12.47万‌,占总增量的八成以上‌,凸显了广州强劲的人口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有深圳、广州两大人口流量大城强力拉动,2024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74万,位居全国省份第一。其中,外来人口净流入27万。自2007年起,广东已连续18年成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合肥杭州靠科创“抢人”

2024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为1000.2万,增加14.9万,增量位居全国第三,增速第一。

在人口‌连增5年后,合肥成为全国第18个千万人口城市,也是长三角地区继上海、苏州、杭州之后的第四座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城市。

过去10年,合肥人口增量达186.2万,过去3年增量达53.7万。

在2024年新增人口中,外地迁移来肥人口达到13.1万,占比近九成;2021-2024年新增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比超七成。迁入来源既有安徽省内其他城市,也有省外地区。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享有“强省会”战略的政策红利。2011年,原地级巢湖市一分为三,其中居巢区和庐江县被划入合肥,让合肥常住人口数量从500万级一举登上700万级。

同时,近几年,合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对接上海、江苏、浙江产业,吃到区位红利。这两大优势,成为合肥吸引省内及周边省份人口流入的法宝。

2024年,合肥GDP为13507.7亿元,同比增长6.1%,增幅位居万亿GDP城市之首。这背后,是近些年合肥精准地踩中了产业发展的风口,在新兴产业布局方面收获丰厚。

依托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千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35万辆,仅次于深圳。

‌ 2024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为1262.4万,较上一年增加10.2万,增长0.81%,是人口增加第五多的城市。

杭州历年统计年鉴信息显示,从2014年末的常住人口‌901.8万起,杭州人口已连续10年保持‌10万级增长‌,累计增加‌360.6万人。

上述专家指出,杭州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同合肥相似,也主要得益于长三角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经济活力。

过去10年,杭州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智慧型互联网产业为主体的信息经济,逐步完善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同时,围绕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目标,杭州频出人才新政招揽年轻人。加上G20杭州峰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会议和赛事带动,多重因素叠加,吸引越来越多人涌入杭州。

去年以来,“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正是杭州多年持续吸聚人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成果。

从2024年常住人口来看,杭州13个区(县、市)中,有12个实现了增长。其中,萧山(增加2.4万人)、余杭(增加1.7万人)、临平(增加1.5万人)增量最多。

这三区均非传统意义上的杭州主城区,但萧山是浙江制造业高地,余杭是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 ,临平则是杭州制造业的重要板块。

不过,合肥、杭州均需注意人口增速放缓的苗头。2024年,合肥新增人口较2023年(21.9万)减少了7万,也不及2022年增量(16.9万);杭州则已经连续三年增量减少(2022年、2023年分别增加了17.2万、14.6万)。

成都长沙连增20余年

成都市2024年末常住人口2147.4万,比上年末增加7.1万,增幅0.33%。同期,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3.2万,两者仅相差35.8万。

由于北京近些年正在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成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反超北京,成为全国人口第三城。

从网上可查的成都市官方统计信息来看,成都常住人口从2000年的1110.85万起步,已实现连续24年正增长,位居万亿城市前列。

成都是受益“强省会”战略最早和最大的城市之一。2003年,成都就提出打造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2011年,四川提出支持成都打造西部核心增长极,举全省之力做大做强省会。

与此同时,成都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交通枢纽功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对省内其他地市和周边省市人口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

过去20余年,成都管辖面积扩大了3倍,常住人口增加了近千万。2024年,成都GDP达23511.3亿元,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以上。

2024年末长沙人口达1061.7万,比上年增加10.39万,增幅0.99%,增量在全国排第四。

公开信息显示,从2002年的626.88万到2024年,长沙常住人口连续22年增长,增量达434.8万。

从2010年猛增39.85万开始,长沙人口实现了连续15年每年增长10万以上,累计增长397.48万。

‌长沙的新增人口中,外来流入占比超过八成,主要来自省内其他地州市,也有相当数量来自周边江西、广西等省份。这一数据反映出长沙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强大的人口吸引力。

专家分析,长沙的人口吸引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相对宜居的城市综合环境。长沙的教育、医疗水平多年来维持在二线城市前列,近年来,更以突出的居住性价比优势蜚声国内。

在一项“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长沙已连续17年上榜。

二是突出的产业竞争力。长沙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等多条优势产业链;还是媒体娱乐业之都,文化创业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

这些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加上颇具力度的引才政策,对人口形成强吸引力。

‌根据《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到2035年常住人口预计达1400万。这意味着未来10年长沙还将增加人口约338.3万。难度不小,但也不无可能。

这些城市也增势可观

近日,福州市统计局在回复市民网上询问时透露,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50.1万。这表明去年福州新增人口3.2万,增幅0.38%。

而网上可查的福州统计年鉴显示,该市人口从2006年的671万开始,已连续增长18年。

‌专家认为,政策红利与城镇化进程是福州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作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在省内人口分布中占据核心地位。

2010年以来,福州通过放宽落户政策等持续吸引外来人口,城镇化率从‌61.95%‌提升至2023年的‌73.91%‌‌。

‌宁波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77.7万,比上年增加8.0万,增幅0.82%。记者查询统计年鉴发现,宁波人口从2011年的785. 1万起,已连续增长至少13年。

2024年宁波GDP为18147.7亿元,超越天津跃居全国第11位,距离第10位的南京仅差353.1亿元。去年宁波、南京的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4%和4.5%,宁波优势明显。

此外,2024年末,济南常住人口951.5万,比上年增加7.8万,增长0.8%;泉州常住人口891.4万,实现‌连续4年正增长,比上年增加3.1万,增幅0.35%。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何涛

相关阅读 重新发现潍坊 | 一只风筝、一块鹅肝,如何给潍坊带来数十亿产业生机?

潍坊凭什么实力冲刺“万亿城市”?答案就藏在一只风筝、一块鹅肝和一扇窗里。

400 04-24 22:31 29省份人口出生率一览,生娃最多的十大省份都有谁?

在出生人口方面,去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江苏、广西、贵州、浙江、云南。

750 04-17 19:00 川渝去年人口净流入近30万人,成都将挑战人口第三城?

中国经济“第四极”的成渝地区,已经成为人口流向新的目的地。

958 03-28 20:57 22省份去年人口数据公布,多个中心城市人口较快增长

22个省份中,有7个省份常住人口呈正增长,有2个省份常住人口与上一年持平,有13个省份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

541 03-27 19:01 广东连续七年出生人口全国第一

去年人口增加74万人,三次产业增长率均不到5%

374 03-26 14: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

相关内容

15座万亿城市2024年人...
3月30日,南京日报刊发《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25-07-04 23:11:30
节奏博弈论,正收益预期,爆...
图片一套核心的交易系统,在市场中,需要有大杀四方的交易能力。如果你...
2025-06-23 23:12:02
美元恐慌引市场动荡:G20...
汇通财经APP讯——周一(4月21日),美元指数刷新三年来新低,一...
2025-05-06 16:10:08

热门资讯

2023年券商薪酬“放榜”!董... 随着金融机构陆续披露2023年年报,各大券商薪酬也随之“放榜”。截至4月2日,共有来自21家上市券商...
鼎益丰控股(00612)6月末... 智通财经APP讯,鼎益丰控股(00612)发布公告,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未经审核的每股综合...
邦达亚洲: 欧洲央行官员发表鹰...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成员Isabel Schnab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最近的经济数据和市场对快速降息...
被困湖北高速第18个小时后,我... 在选择汽车时,对于经常与车辆打交道的我来说,技术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皓影e:PHEV凭借其...
2024年1月31日新疆兵团第... (原标题:2024年1月31日新疆兵团第五师三和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
它是“绿色人参”,一补钙,二养... 夏天有一种食物,非常值得多吃,虽然在菜市场或者超市里,它都不是主推的菜品,但是营养价值比起豆角、茄子...
2023年12月二手房市场均价... 一、12月百城二手房市场均价持续下行,环比降幅略微收窄据诸葛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2023年12月1...
印度尼西亚基准股指下跌2%至6... 每经AI快讯,3月18日,印度尼西亚基准股指下跌2%至6340.72点。每日经济新闻 ...
福州股票配资开户:风险与机遇并... 福州股票配资开户: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财富游戏元描述: 福州股票配资开户指南,详解配资风险与机...
最高检:2023年共批准逮捕假... 3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案例释放了检察机关依...